專題:2024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2024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12月13日-15日舉行,主題為“蓄力開新局”。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出席并演講。
作為企業家,周鴻祎表示,抱怨外在的環境有時候可能解決不了問題,企業家有百折不撓的精神,要尋找產業發展新的突破方向。這兩年大模型橫空出世,變成全球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也帶來了很多新的創新機遇。
“認知決定命運”,他認為,認知很重要,行動之前要先解決相不相信的問題。“所以我提了一個問題,叫AI認知或者AI信仰。就是你相不相信這次人工智能、大模型是真的智能、是真的突破?如果不相信,可能你就會錯過這個機會。”
周鴻祎談到,網上還有很多制造焦慮的言論老是在談誰的企業要被AI淘汰、什么人要被AI淘汰,“很多人問我,我這個行業還行不行?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點,不擁抱AI的人或者組織,肯定會被動的AI的人淘汰”。
對此,他建議,企業家應該把AI視成現在一個巨大的機會,要有緊迫感,但是也不用特別慌張,因為AI未來五年到十年都有大的發展空間。
周鴻祎提到,全球大模型發展已經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路,一條路是通用人工智能之路,還有一條路是應用之路。“我們現在一說起來言必稱OpenAI、言必稱一些大模型公司,他們實際走的是通用人工智能之路,目標和野心是通過不斷卷模型、卷算力、卷數據,做超大參數的模型,是希望給人類打造一個宇宙間通用無敵、什么都懂、什么都會的超級人工智能,這基本上是在造原子彈。”
但是最近這條路碰到了問題,一個是人類的數據,網上能找到的數據基本上用完了。同時,大家也在反思,人工智能在模仿人類智力,再往下發展的時候,可能要走專業化路線。打造一個全知、全能的超級人工智能,在邏輯上也是不成立的。
因此,他認為,企業打造專業化大模型,要把大模型拉下神壇,“把它從原子彈變成茶葉蛋”。周鴻祎指出,超級計算機并沒有帶來真正的工業革命,反而是后來像玩具一樣的PC帶來了工業革命。因為PC足夠廉價、成本足夠低,進入了百行千業、進入了千家萬戶,才帶來了真正的信息革命。“今天走專業化大模型之路,我覺得才能把大模型變成茶葉蛋,每個企業用得起。所以大模型應該是私有化的部署在每個企業內部,不需要大模型能力很全面,只需要大模型在一個方向上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思路、范式的變化。”
企業如何走應用之路?周鴻祎把大模型分解成六層能力,不同能力用在企業的不同場景:第一層基本能力,是大模型的語言能力,第二層是大模型有很強的創意能力,第三是大模型的分析能力,第四是業務能力,第五層能力是創新能力,第六層是科學問題。
基于大模型的六層能力,他總結了企業如何讓大模型走專業之路的方向,應用智能、萬物智能、數轉質改、AI產業、AI安全等。
第一,大模型是人類有史以來發明最好的工具,能把人類所有知識隨身攜帶,它能夠提升每個人的能力,甚至能賦予一個個體具有超能力。
第二,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能,實際上今天大模型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是把大模型做小,上各種智能硬件。
第三,助力傳統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幫助傳統產業實現數轉質改。
第四,賦能未來產業,包括自動駕駛、具身智能、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
第五,AI對科技有巨大的推動力,大模型可以給科技研究帶來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工具。
對此,他提出幾個建議:
第一,大模型未來五到十年都會把所有賽道重塑一遍,企業不一定需要更換賽道,不一定要轉化行業,而是要想一想能不能重做一遍。但是AI對企業會有一個要求,就是AI跟企業業務怎么結合,企業內部人人要熟悉AI,掌握AI,使用AI,企業才能夠有創造力、有想法。但是他也指出,經過調查,企業里主動用AI的并不多。因為AI不是一種天然的習慣,是需要強迫自己去用,才逐漸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第二,企業可以在辦公和營銷這兩個場景下應用AI,比如會議記錄的整理、文告的撰寫、面試結果的分析等等。
第三,不要試圖用AI去解決自己企業所有的問題,也不要大而化之的說要做一個產業大模型或者行業大模型,而是在企業內部找一些分析的場景,把復雜的業務流程進行分解之后,在一些垂直的業務場景上打造自己的專業大模型和數字員工,集小勝于大勝,不追求面面俱到的全能大模型,而找到一個合適的場景。
如何尋找場景?他指出了四個方向:對上,對領導的決策如何提供支持;對下,對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支持;對內,內部的業務管理流程;對外,自己的產品服務體系。
最后周鴻祎呼吁到,“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能開始學習運用AI,去開始使用AI,全員用AI,能一起抓住大模型時代的創新機會。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個人賬號,紅衣大叔周鴻掉,我在我的賬號里會分享AI技術的發展趨勢。”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