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暨《中國經營報》創刊40周年論壇
12月10日-12日,“202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暨《中國經營報》創刊40周年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新動能與新引擎: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創始人、聯席主席楊瑞龍出席并演講。
如何真正打破民營經濟發展當中的玻璃門?楊瑞龍認為,就是要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的空間,而民營經濟發展空間的拓展和國有企業、國資的改革是分不開的,沒有國企國資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那么,如何通過國資國企改革為民營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拓展空間?他提出了四個意見:
第一,要推進國企分類改革,構建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共同發展的微觀基礎。
楊瑞龍提到,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不僅需要良好的環境,而且需要實實在在的空間。國有經濟不能布局過窄,國有資本保持控制地位的領域如果過度市場化,就可能會喪失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有進,有所為。但是國有經濟的布局也不能過寬,該市場化的競爭領域如果國有資本過度介入,就可能產生“與民爭利”,不利于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為此必須有退、有所不為。
第二,壟斷行業競爭性環節應該向民營資本公開開放,各類所有制主體公平競爭。
他以電力行業為例談到,電力有電網、配電、發電,現在電網是壟斷環節,配電既有壟斷和競爭環節,發電是有競爭性的環節。從過去幾年的改革,發電行業重新開放了,配電也導入市場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了,“電老虎”現象和二十年前相比減弱了很多,這都是由于壟斷行業競爭性環節導入市場因素導致的。
第三,必須吸引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據統計,過去四年,國企混改的比例大概有80%多,但是里面混改的大部分案例都是國有資本跟國有資本混,國有資本跟民營資本混的案例不太多。而國有資本跟民營資本混的時候,國有資本撤掉民營企業的案例比較多,民營企業通過混改控股國有企業的案例比較少,導致民營企業參與混改的積極性不太高。
楊瑞龍指出,未來要想吸引民營資本、推進混改,壟斷環節還是可以吸收一點民營資本進來的,但是控股權在國家手上。“競爭性環節包括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包括壟斷行業的競爭性環節的國有企業,民營資本參與混改,你不應該對民營資本的控股權有限制。只有這樣,我們就有可能通過混改一方面來推進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的運營效率,另一方面會提升民營資本的發展空間。”
第四,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優化民營資本進入新業態、新領域的市場環境。新業態、新領域是指技術進步和創新所帶來的新型領域和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如互聯網、新能源、生物技術、人工智能、文化創意、金融科技等產業。
楊瑞龍提到,民營資本進入新業態、新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民營企業通常對市場變化較為敏感,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并擅長市場盈虧算計,因此它們能夠敏銳地發現市場盈利機會和創新方向。而且民營企業的企業家精神有利于促進新業態、新產業和新領域的發展,現在多的民營企業在新業態和新領域中成為明星企業,創造很多國際品牌。
最后他強調,民營經濟的發展關鍵是要落地,落地的關鍵是要營造良好歡迎和創造更多空間,而營造良好環境和創新空間必須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