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DeepSeek為何能震動全球AI圈
來源:胡錫進觀察
江蘇相當于網上“機關報”的“交匯點”客戶端連發三篇專稿文章,三問南京的新興產業為何落后杭州,題目分別是“DeepSeek為什么會出現在杭州?”“為什么南京發展不出‘杭州六小龍’?”“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本省主流媒體如此反思本省省會與杭州創業氛圍等方面的差距,這在當下非常罕見,它讓這些標題有了更多力道,沖擊感撲面而來。
▲杭州六小龍,是指杭州近年來崛起的處于新技術領域前沿、在業內具有影響力的“科技新貴”企業。它們分別是游戲科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云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圖片來源:大公報)
7日、8日連發的這三篇文章從DeepSeek的火爆現象出發,進而延申開討論城市對于新技術產業的吸引力,贊揚了杭州在移動互聯網紅利見頂時,率先開啟“硬核創新”的轉向,形成新的產業土壤。文章將南京與杭州對標,對比了在發展、產業和氛圍等諸多方面的不同,承認“杭州六小龍”狠狠破圈,讓南京人也很震撼。它們拋出一連串疑問:南京原本什么都有,卻怎么沒有誕生一個轟動世界的市場化面對老百姓的AI巨頭或新興產業巨頭呢?這個問題與之前“南京為什么沒有發展出互聯網巨頭”“南京為什么沒有誕生出新能源汽車品牌或整車巨頭”等類似。更籠統地總結就是:中國新興產業發展不斷迭代,南京為什么很少誕生本土新興產業巨頭?文章還關注兩個城市在GDP方面的差距:2024年南京以1.85萬億GDP總量位列第10,與杭州的差距擴大至3360億元。
南京在新興產業方面落后了,它也不是本省的第一大工業城市,GDP遠低于蘇州,人們平時就多有議論,南京人在網上的這種自嘲不少。但是民間抱怨也就罷了,江蘇省官媒這樣公開質問自己的省會,這種做法在當下同樣稱得上是破圈的,需要勇氣。其實杭州的創新能力已經處在全國前列,在整個東亞也走到突出位置,值得把杭州作為尺子和鏡子、尋找自身不足的中國城市應當有很多,江蘇省和南京市卻率先公開這樣做了,僅憑這一點,江蘇就讓人刮目相看,值得尊敬。
▲南京造船
業發達,始建于1951年的老牌造船企業金陵船廠,如今已成為南京乃至中國船舶工業的一顆璀璨明珠。
老胡作為走了世界的老媒體人,我閱覽過很多“風水輪流轉”的城市故事,也深知城市發展起伏背后的多因效應。要想原諒自己城市錯過了一個風口,在某個階段慢了一拍,永遠都有足夠多的正當理由。在中國也是這樣,區位、歷史、地域文化、底子薄厚都擺得上臺面,也值得同情。但是心甘與不甘,真下決心改變還是隨波逐流,過程的表現會不一樣,長遠效果也會不一樣。
江蘇的新興產業表現一般,有人以“代工”籠統抱怨,但江蘇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仍屬優等生,江蘇的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二,人均GDP全國第三,比浙江還靠前。江蘇做出南京不如杭州的公開反思,接下來南京未必就能很快追上來,但是我相信,這種反思和由它催生的緊迫感一定會轉化成江蘇下一步發展的新動力,乃至強心劑,效果程度難以預測,但它一定是積極正面的。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
現在一些城市很注重總結成績,精于提煉,問題會內部討論,但在公開場合則以淡化處理,說得比較籠統含蓄,點到為止。江蘇省主流媒體做了一次直面本省省會問題的勇敢示范,它很新穎,也催人深思。老胡這個老新聞希望它不僅助力江蘇的發展,也能在更大范圍引起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