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宏觀政策定調,事關國民經濟運行總體態勢。12月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超常規逆周期調節”的提法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受訪的專家普遍認為,政治局會議部署的是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工作的總方針。會議的一系列表述超預期,更大規模的財政金融政策和產業培育政策、更廣泛兜底民生促進消費的各項措施有望出臺,各部門各地方在執行層面上也會更大程度放開手腳。
打好政策“組合拳”
針對明年宏觀政策取向,會議釋放了“更加積極有為”的鮮明信號。“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穩投資、擴消費、促外貿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說。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2011年以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基調一直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有時候加上“加力提效”“靈活適度”等表述,本次會議進行了重大調整,并在“逆周期調節”前面加上“超常規”的定語,充分體現了中央對于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的決心。
對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重要調整,何代欣認為,從中長期的發展軌跡和路徑來看,我國有條件也有實力將宏觀調控的方式、方法和力度,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和找尋到一個全新的角度,“宏觀政策的這些部署,一方面是要穩增長、促就業,另一方面也是防范和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重要舉措”。
“在過去十幾年時間里,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為我國經濟行穩致遠提供強勁的動力和保駕護航。現在的積極財政政策已不同于過往,在調控赤字、發行政府債券和確保財政支出力度上組合發力,更加注重政策效能。下一步,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對于穩定預期、激發活力,將發揮出更為突出的作用。”何代欣說。
今年以來,我國加大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向市場釋放充足流動性,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市場普遍感覺貨幣政策已處于穩健略偏寬松的狀態。“此次對貨幣政策基調的調整,也正是加強預期管理的重要體現。當貨幣政策的透明度提高后,政策的可理解性、權威性都會增強,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動向也會自發形成穩定預期,合理優化自身決策,貨幣政策調控就會事半功倍。”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
“宏觀調控力度更大、更具針對性和前瞻性、更強調效果,這既是過去宏觀調控的成功經驗,更是基于對當前國內外宏觀形勢的科學判斷作出的部署。當前宏觀經濟面臨內部總需求不足和外部全球經濟疲軟等壓力,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舉、化壓力為動力。”羅志恒說。
專家認為,超常規逆周期調節講究前瞻性,走在預期前面,有利于穩定預期、穩定總需求,進而夯實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超常規逆周期調節,財政政策將進一步發力,可能體現在: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提高專項債規模、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等。一方面規模可能會超過預期,另一方面節奏也會更快,推動經濟企穩回升。貨幣政策的提法從“穩健”改為“適度寬松”,意在更清晰地傳遞出積極有為的政策傾向,更好地穩定經營主體預期。事實上,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已適時加大逆周期調節,在執行上靈活適度。明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能更好體現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二者相配合將進一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企業和居民綜合融資成本,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穩住樓市股市
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作為居民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市場人士認為,穩住樓市股市,就穩住了居民資產負債表,也有望穩住消費和內需,這也是此次會議將二者并列提出的原因之一。
今年,特別是9月下旬以來,金融系統按照黨中央部署,較大力度降準,實施有力度的降息,優化調整房地產金融政策,其中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惠及5000萬戶家庭,每年減少家庭利息支出約1500億元。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兩項工具,鼓勵長期資金入市,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對此,市場反應積極正面,社會預期明顯好轉。
“此次會議明確要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穩住樓市就是要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提供產業支撐。”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下一步需再接再厲,增強房地產止跌回穩的持續性和連續性。立足問題導向,對于一些影響樓市穩定的因素進行系統摸排和解決,同時持續挖掘和擴大潛在需求,持續研究穩住樓市的政策儲備。
對股市而言,羅志恒認為,市場情緒獲得進一步提振,當前震蕩行情有望向上突破。未來需重點關注三條制度改革的主線:一是常態化IPO與并購重組退市并重,動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二是投資端改革提速,被動基金加速發展;三是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加大。
對于會議提出的“加強預期管理,提高政策整體效能”,羅志恒建議,提高宏觀政策透明度,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及時澄清一些誤讀及對政策的歪曲理解;采取更大力度甚至超預期的舉措穩定經濟,例如會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等。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消費和投資組成的內需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會議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既體現了一以貫之的要求,同時進一步彰顯了擴大內需的鮮明導向。專家認為,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將繼續成為政策支持的重點。
今年以來,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擴內需促消費政策進一步落地顯效,我國居民消費需求持續釋放。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比上月加快1.6個百分點,是3月份以來單月最高增速。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就是要從原材料生產與供應、生產技術升級、國有資本與社會資本參與、人才培養、人口增長、產品創新、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與貨幣政策、產業扶持政策、就業政策、對外經貿合作等全領域入手,加大宏觀調節力度,實現全過程的需求擴張。”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說。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提振消費方面,預計2025年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將有一定的延續性,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以及新型消費、綠色低碳消費等方面將會出臺增量政策。投資方面,以提高效益為主,這就需要進一步拓展有效投資空間,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提高投資的綜合效益。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固基礎、利長遠的重點項目。
金融扶持方面,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應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金融加大對促消費、擴內需的服務。消費金融在促消費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應支持和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與服務,大力發展消費金融業務。此外,還應采取更多政策措施,激發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