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經中央金融委員會審議同意,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的推出,是對于新國九條當中“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的政策落地,并且明確了中長期資金入市規模的硬指標,疏通了中長期資金入市在機制上的“堵點”,有助于優化市場投資者結構,加速構建“長錢長投”的市場生態體系。中長期資金投資專業性強,秉承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能有效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的重要作用,提升資本市場整體韌性。
當前,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空間較大。2024年三季度,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持有A股流通市值分別為6.2萬億元、2.3萬億元、1.4萬億元,在A股市場中的比重仍然較低(分別占比8.1%、3.1%、1.8%)。伴隨相關政策制度持續落實,中長期資金具有較大的入市空間,有望助推資本市場走出長期牛市的趨勢。具體來看,《方案》有望從以下幾個方面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
第一,《方案》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含權益類基金)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每年將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的長期資金。第二批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在2025年上半年落實到位,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后續還將逐步擴大。《方案》出臺后,保險企業可以順勢加大權益資產配置,進一步落實“耐心資本”的要求。
第二,《方案》完善了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配套機制,包括優化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基金、企(職)業年金等各類中長期資金的投資運營和考核管理機制,有助于提升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方案》引導各類養老基金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目前各類養老基金業績考核周期相對較短,短期的業績及排名壓力使得投資管理人不得不強化短期鎖盈止損機制,難以真正落實“長線長投”。《方案》出臺后,通過建立健全長周期考核制度,相當程度上解決了資金負債端的入市卡點,有利于減少短期市場波動對中長期資金投資行為的影響,促進中長期資金更好地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的“穩定器”作用。
第三,《方案》有助于引導公募基金強化投研能力建設,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方案》提出了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明確了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實施股票ETF產品的快速注冊機制,加大權益類產品發行比例和規模,為中長期資金投資權益市場提供豐富的產品工具,這些舉措將使得公募基金擴大配置權益市場的潛在資金體量,促進長期穩定資金流入資本市場。同時,樹立投資者為本的發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將有助于解決“基金凈值穩步增長,但基民賺錢難”的頑疾。
第四,《方案》有助于加強上市公司治理,提升資金長期持有的投資意愿。《方案》對上市公司股東、管理層形成制度約束和激勵,強化上市公司在經營管理中提升股東回報意識,夯實投資者在A股市場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根基。
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南方基金將持續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的投資理念,積極落實《方案》中的舉措要求,嚴格恪守合規底線,盡責開展投資管理,持續夯實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在實現投資者資產保值增值的道路上奮楫前行,為資本市場穩定發展貢獻力量。一是落實長周期考核機制,強化核心能力建設,提升中長期資金投資行為的穩定性;二是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加大權益類產品的布局,降低中長期資金的投資成本,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通過公募基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三是健全風險管理體系,持續提升風險識別、評估、監控和控制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切實維護投資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