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添女人下部视频免费_91啪国自产中文字幕在线_幸福宝8008app_黄色软件粉色视频

73家非上市財產險公司2024業績排行榜:保費、利潤均現近雙位數增長 申能財險首份成績單大虧24.57億元

73家非上市財產險公司2024業績排行榜:保費、利潤均現近雙位數增長 申能財險首份成績單大虧24.57億元

集愛紅 2025-01-27 滾動科技 22 次瀏覽 0個評論

  來源:保觀

  隨著各大財險公司陸續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24年財險行業的經營情況也逐漸浮出水面。

  根據統計,已經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73家財險公司在2024年共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278.93億元,較2023年同比增長9.43%。利潤方面,共實現凈利潤55.26億元,較2023年同比增長10.47%,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剔除申能財險(首次披露業績)在四季度披露的24.57億元的虧損,那么2024年這部分財險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將會達到58.83%,呈現出非常快的利潤增速。

  接下來我們將詳細探討2024年財險行業經營情況。

  保費收入排行榜:國壽財險一枝獨秀,華安財險下降引關注

  保費方面,在已經公布償付能力報告的財險公司中,國壽財險以1111.83億元的成績位列第一。中華聯合財險以681.51億元的收入排名第二,華安財險以151.45億元排名第三。從增長情況來看,三家公司2024年保費收入較2023年增長4.79%、4.39%、-13.33%,其中華安財險的下降值得關注。

  華安財險作為中國第一家民營控股的保險公司,自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中國保險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然而,近年來,公司面臨著諸多挑戰。

  從股權結構來看,截至2024年,華安財險有大量股東出現全部或部分股權被質押或凍結的情況,異常股權占比合計超80%。尤其是“海航系”關聯關系公司持有的60.42%股權,在“海航系”自身問題爆發后給華安財險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另外,從綜合償付能力看,華安財險的核心償付能力為95.41%,綜合償付能力為135.73%,盡管沒有踩到監管紅線,但兩項數據在同業公司中均屬于較低的水平。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今年1月,華安財險官網發布公告,審議通過了《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次股東大會決議》,正式啟動增資擴股方案。

  如果能夠成功引進新股東,現有的股東持股問題將得到不同程度解決。隨著新鮮血液的注入,管理層也將獲得更加多元化的視角與支持。我們也期待該公司在未來的表現。

  此外,在增長的公司方面,惠眾財產相互保險社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大增224.05%,值得討論。根據官方披露,該公司的個人短期健康險業務表現尤為突出,保費占比超過96.5%,是保費收增長的主力軍。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客戶已成為主流群體,新客占比高達40%以上,顯示出公司在年輕市場中的強勁吸引力。此外,眾惠相互的互聯網產品均價不到700元,覆蓋了超過65萬特定人群的普惠保險。

  凈利潤排行榜:過半公司凈利潤出現改善,申能財險大虧24.57億

  凈利潤方面,行業頭部公司還是拿到了行業的主要利潤,其中國壽財險實現凈利潤19.02億元,中華聯合財險實現凈利潤9.44億元,英大泰和財險為8.78億元,整體來看,受益于權益市場的回暖,2024年全年財險公司的凈利潤情況還是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改善,有43家,即超過半數的公司凈利潤相較2023年有改善(盈利擴大、虧損減小或扭虧專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掛牌成立,并于8月受讓天安財險保險資產的申能財險也公布了其首年利潤情況,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4年申能財險凈利潤-24.57億元,其中四季度單季凈利潤-24.91億元。

  這一成績引起市場注意,從投資端來看,第四季度單季的財務和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0.33%和0.38%,這樣的數據顯然難以覆蓋負債成本。這背后的原因可能與申能財險成立時間較短有關,導致其在資金運用上或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同時天安財險業務賠付支出的剛性,以及承接整合過程中產生的成本支出及歷史包袱,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釋申能財險在四季度的“巨虧”。

  償付能力:零公司觸及紅線,但有公司需注意!?

  償付能力方面,監管給出的紅線分別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一旦有公司觸及紅線,監管應當采取監管談話、要求保險公司提交預防償付能力充足率惡化或完善風險管理的計劃、限制董監高人員薪酬水平、限制向股東分紅等措施。

  整體數據來看,目前還沒有公司觸及相關紅線,但是有幾家公司的數據已經距離紅線較近了。除去我們在前文提到的華安財險,如亞太財險的核心償付能力、綜合償付能力均為106.02%,也已經比較“危險”了。

  以亞太財險為例,跟華安財險一樣,亞太財險如今也深陷股東股權問題泥潭。截至2024年末,亞太財險高達98.32%的股份被質押凍結,公司的前四大股東所持有的絕大部分股權均被凍結。其中,公司第一大股東為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其直接控股第二大股東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而這二者背后為深陷債務危機的泛海系。

  同時就在近日,亞太財險發布公告稱,根據互聯網保險業務經營相關監管規定,該公司已暫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對于已經承保的客戶,亞太財險將繼續履行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保障客戶權益并做好各項服務。

  收益率:兩極分化嚴重,新疆前海財險低于-30%

  收益率方面,呈現較為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其中利寶保險、眾惠財險、美亞財險等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要高于10%,因此在利潤端也有不錯的表現。

  但還有多家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要低于-20%,這也是一個十分嚴峻的數字,糟糕的凈資產收益率也讓這部分公司在利潤端出現了較大的承壓。

  我們以新疆前海聯合財險為例,2024年全年,新疆前海聯合財險的凈資產收益率為-33.18%,全年凈利潤為-1.04億元,這家公司也已經經歷了自2017年以來的業績“八連虧”,整體虧損幅度超過7億元。

  面對連年虧損,在去年11月,該公司經歷了董事會的“大洗牌”。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完成了第三屆董事會換屆工作。第三屆董事會由5名董事組成,分別為霍建梅女士、郭阻尼女士、吳文芳女士、陳遠志先生和黃軼先生。其中吳文芳女士、陳遠志先生和黃軼先生為獨立董事。上述人員均已獲得監管任職核準。

  與上一屆董事會相比,五位成員就有三位被替換,霍建梅、陳遠志和黃軼的新晉加盟,無疑是對前海財險進行了一次“大洗牌”。

  其中霍建梅曾就職于中國平安,并擔任集團、專業公司部門和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此前就有傳聞將加盟新疆前海聯合財險并擔任一把手,此次人事變動基本印證了市場的說法,對于霍建梅來說,如何在2025年帶領公司走出困境,是第一要務。

  另外,如亞太財險、申能財險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在-20%以下,需要公司做進一步的改善。

  綜合成本率:大量公司高于100%,經營有改善空間!

  綜合成本率是財險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是保險公司用來核算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包含公司運營、賠付等各項支出。

  數據來看,有51家財險公司的綜合成本率要大于100%,這就意味著這部分公司的承保業務是一個虧損的狀態,具體來看,綜合成本率前三的公司分別為比亞迪財險、廣東能源保險、中國漁業互助社。

  其中比亞迪財險處于業務正在快速擴張的狀態,因此綜合成本率高企,而廣東能源保險和中國漁業互助社業務規模較小,該數據較高也不具備比較好的代表性。

  但如國壽財險這類相對比大型的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在100%以上,這是值得市場關注的,公司自身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善。

  尾言:2024年已經收官,從業績來看,財險行業收獲不小,保費端和利潤端都出現了較2023年較大幅度的增長。

  但我們也要認識到,行業內部依舊有不少公司的經營還處于一個相對混亂的時間段,而他們也正在做相應的努力去改變現狀,或是變更高管,或是引入新股東,我們也真心期待這部分公司在2025年經營情況能夠有所改觀。

你可能想看:

轉載請注明來自造財(上海)財務稅務代理有限公司,本文標題:《73家非上市財產險公司2024業績排行榜:保費、利潤均現近雙位數增長 申能財險首份成績單大虧24.57億元》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
網站統計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