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盈利,松下正考慮放棄電視業務,出售或退出目前尚未作出決定。
松下集團中國公關部相關人士2月5日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將解散負責白色家電、空調、照明等業務的“松下電器株式會社”,并將它拆分為三家獨立子公司。此外,松下還表示將考慮出售電視業務。
“原來是三層業務架構,現在變為兩層業務架構。”上述人士說,從松下控股株式會社、松下電器株式會社(家電事業公司)、空調業務等分社,變為松下控股株式會社、空調等事業公司,管理架構精簡了。
這位人士透露,松下控股株式會社(簡稱集團)將設立整合集團家電業務的事業公司,以實現家電業務的重建。“集團準備重組松下電器株式會社,是為了實現相關業務進一步的發展。”
據公開信息,松下控股株式會社社長楠見雄規近日表示,對電視等盈利性不好的業務,有撤離和縮小規模的意向。松下電器株式會社將于2025年度重組,并分為智能生活、新風空調食品流通、電氣工程三個事業公司。目前,松下電視機業務已經不賺錢,松下希望調整事業板塊,鞏固高利潤業務。
對此,松下官方聲明稱,關于包括電視業務在內的存在問題的業務,為實現根本性的收益結構變革,松下正將所有可能性納入考量范圍進行研討。不過,截至目前,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關事宜,均未作出任何決定。
松下2月4日發布了2024財年第三季度(2024年10月-12月)的業績顯示,其銷售額為上年同期的99%,凈利潤為上年同期的90%。汽車電子銷售額減少,生活事業、互聯和機電的銷售額增加,主要原因是生成式AI相關業務表現良好(機電、新能源),熱泵空調取暖系統業務增收;車載電池原材料價格下降帶來汽車電子收入減少。法人所得稅費用增加等導致利潤減少。預計松下2024財年銷售額下調,利潤不變。
這家百年日本企業近年已推進多次變革。
電視機曾是松下電器株式會社的拳頭產品。在平板電視時代,松下曾押寶等離子電視,后來等離子電視產業鏈在與液晶電視產業鏈的競爭中遇挫。楠見雄規的前任、松下電器株式會社(松下控股的前身)前社長津賀一宏終止了松下等離子電視業務,推進ToB業務轉型。
楠見雄規接任后的第二年(2022年),成立了“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對各大事業板塊實施獨立公司制,以提高每個業務部門的競爭力,讓每個業務部門自負盈虧,并允許它們決定自己的未來。家電等相關業務歸入“松下電器株式會社”。
2023年8月,松下宣布退出LCD(液晶面板)業務。松下后來一度把電視業務的重點放在透明OLED電視等產品上,但仍扭轉不了松下電視在全球市場份額下滑的局面。
目前,松下已經跌出了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量的前十名。
隨著中國大陸企業在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的出貨量占比不斷提升(2025年預計將超過70%),以及中國大陸電視品牌不斷推進技術創新與海外并購及全球化擴張,日本企業在日本及全球彩電市場的份額不斷減少,紛紛退出電視業務。
此前,東芝已把電視業務轉讓給海信,船井電機去年年底也在出售彩電業務。
群智咨詢(Sigmaintell)大屏事業部副總經理張虹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電視市場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中為典型的存量市場,近年來的市場規模呈現窄幅波動,但電視品牌間競爭日趨白熱化。缺乏上游面板資源和市場優勢的電視品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運營陷入困境,將不得不重組業務甚至是退出。
在中國電視市場,奧維云網(AVC)的數據顯示,2024年,松下在國內彩電線下、線上市場的銷售額份額分別為0.21%、0.2%,排在第15、第20位,且份額同比分別下滑0.09、0.04個百分點。
電視早已不是松下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重點。目前,松下在中國主要有健康住空間、智能制造、移動出行三大板塊,在中國的家電業務已與健康住空間業務整合。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在2024年“進博會”上透露,松下在中國的健康住空間業務計劃2025財年同比增長282%,采用松下設計和多品類產品的住宅康養項目在北京、宜興、西安等多地正在加速建設中。